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
  1. 职责一:进行用户需求分析,以优化产品的视觉和交互设计。
  2. 职责二:设计高保真线框图和交互原型,以展示产品的界面和用户体验。
  3. 职责三:制定并维护设计规范,确保产品在视觉和交互层面的一致性。
  4. 职责四:与产品经理及开发团队密切合作,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技术可行性。
  5. 职责五:进行用户测试与反馈收集,持续改进设计方案以提升用户体验。
  6. 职责六:跟踪设计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,确保设计方案的前瞻性与创新性。
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
职责一:进行用户需求分析,以优化产品的视觉和交互设计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与用户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,收集需求信息。
    2.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,识别痛点和需求。
    3. 制作需求分析报告,提出设计改进建议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产品经理、市场团队沟通用户反馈及需求变化。
    2. 定期召开设计评审会议,分享需求分析结果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,包含用户画像、需求列表和可行性分析。

职责二:设计高保真线框图和交互原型,以展示产品的界面和用户体验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使用设计工具(如Sketch、Figma)创建线框图和原型。
    2. 制作交互流程图,明确用户操作路径。
    3. 进行设计审查,获取团队反馈并进行迭代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开发团队沟通设计意图,确保技术实现的可行性。
    2. 定期与产品经理讨论设计进度和需求变更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高保真线框图,交互原型链接,设计文档。

职责三:制定并维护设计规范,确保产品在视觉和交互层面的一致性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创建设计规范文档,包含色彩、字体、图标及组件使用规范。
    2. 定期更新规范文档,适应产品迭代需求。
    3. 进行团队培训,提高设计规范的执行力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所有设计师及开发人员沟通规范应用情况。
    2. 收集反馈,推动规范的改进与更新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设计规范手册,更新日志。

职责四:与产品经理及开发团队密切合作,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技术可行性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定期召开设计评审会,展示设计方案并收集反馈。
    2. 针对技术问题进行设计方案调整,确保可实施。
    3. 参与项目进度会议,跟踪设计进度与实施情况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产品经理、开发人员沟通设计需求与技术限制。
    2. 与项目经理协调项目进度,确保设计按计划交付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设计交付清单,设计方案说明文档。

职责五:进行用户测试与反馈收集,持续改进设计方案以提升用户体验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设计并实施用户测试,收集用户反馈。
    2. 分析用户测试数据,识别设计缺陷。
    3. 根据反馈进行设计迭代,优化用户体验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用户研究团队合作,制定测试计划。
    2. 与产品经理沟通用户反馈及改进计划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用户测试报告,改进设计方案说明。

职责六:跟踪设计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,确保设计方案的前瞻性与创新性。

  1. 日常任务:
    1. 定期参加设计行业会议、交流活动,获取最新设计趋势。
    2. 阅读相关设计书籍、期刊,提升专业技能与视野。
    3. 将新兴设计理念应用于实际项目中,保持创新。
  2. 协调沟通:
    1. 与行业内其他设计师交流,分享经验与见解。
    2. 向团队介绍新趋势,推动设计思路的创新。
  3. 交付物:
    1. 行业趋势分析报告,创新设计案例分享。
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
案例一:用户需求分析与设计改进

背景情境:某公司推出一款新款移动应用,用户反馈界面复杂,使用困难。
任务:视觉设计师负责进行用户需求分析,找出问题所在。
操作步骤:

  1. 设计师组织用户访谈,收集具体反馈。
  2. 分析用户的使用数据,发现用户在特定功能上停留时间过长。
  3. 制作需求分析报告,提出简化界面的建议。
    沟通协调:
  4. 与产品经理讨论用户反馈,确定改进方案。
  5. 与开发团队沟通,确保新设计的可实施性。
    最终交付成果:
  6. 提交用户需求分析报告,并更新设计原型,成功改善用户体验。

案例二:交互原型开发与评审

背景情境:公司开发新产品功能,需要设计师提供交互原型。
任务:视觉设计师负责创建高保真的交互原型。
操作步骤:

  1. 使用Figma设计高保真线框图,确保界面美观与用户友好。
  2. 制作交互流程图,展示用户操作路径。
  3. 进行内部设计评审,收集团队反馈并进行修改。
    沟通协调:
  4. 与产品经理沟通设计意图,确保功能需求对接。
  5. 与开发团队确认设计的可实现性,调整细节。
    最终交付成果:
  6. 提交高保真交互原型,并获得团队认可,顺利进入开发阶段。
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
  1. 用户需求分析:

    1. 考核维度:需求分析准确度、用户反馈的有效性。
    2. 考核指标:用户反馈满意度≥80%,需求报告提交及时率≥90%。
    3. 优秀表现:用户需求分析报告得到团队反馈积极认可。
  2. 交互原型设计:

    1. 考核维度:设计质量、交付时间、团队反馈。
    2. 考核指标:交互原型评估满意度≥85%,设计迭代次数≤3次。
    3. 优秀表现:设计原型在评审中获得全员一致好评。
  3. 设计规范维护:

    1. 考核维度:规范执行率、规范更新及时性。
    2. 考核指标:团队遵循设计规范率≥90%,规范更新及时率≥85%。
    3. 优秀表现:设计规范被多次引用且持续更新。
  4. 用户测试与反馈:

    1. 考核维度:用户测试结果改善率、用户反馈整合效率。
    2. 考核指标:改善后的用户满意度提升≥10%。
    3. 优秀表现:用户测试成果直接影响产品设计迭代。
  5. 行业趋势跟踪:

    1. 考核维度:创新设计应用率、行业知识分享。
    2. 考核指标:每季度至少1个创新设计应用。
    3. 优秀表现:积极参与行业讨论,分享心得。
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
  1. 线框图(Wireframe):一种用于展示页面结构和布局的视觉工具,通常不包含详细的设计元素,用于快速验证设计思路。
  2. 交互原型(Interactive Prototype):一种模拟软件或网站用户交互的模型,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理解用户如何与产品互动。
  3. 设计规范(Design Guidelines):一套用于确保产品在视觉、功能和交互方面一致性的标准和规则。
  4. 用户体验(User Experience, UX):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整体感受,涵盖可用性、易用性和满意度等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