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
  1. 职责一:制定并实施课后托管计划,确保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得到满足。
  2. 职责二:组织和管理课后学习活动,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。
  3. 职责三:监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个体需求。
  4. 职责四: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,提供有效的反馈与建议。
  5. 职责五:维护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,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。
  6. 职责六:协助教师处理课后作业,确保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。
  7. 职责七:开展心理辅导和社会技能培训,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。
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
职责一:制定并实施课后托管计划

  1. 每日制定详细的托管计划,涵盖学习、活动和休息时间。
  2.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,确保计划适应不同学生群体。
  3. 需要与课任教师沟通,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要求。
  4. 交付物:托管计划文档和学生参与记录。

职责二:组织和管理课后学习活动

  1. 设计并实施多样化的学习活动,如小组讨论、游戏化学习等。
  2. 安排活动材料和场地,确保活动顺利进行。
  3. 协调与其他托管老师的活动安排,避免时间冲突。
  4. 交付物:活动方案、活动反馈表和学生参与统计。

职责三:监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

  1. 定期进行测试和观察,评估学生学习效果。
  2. 记录学生的学习变化,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。
  3. 与课程教师沟通,获取必要的学习数据和反馈。
  4. 交付物:学习评估报告和个性化辅导方案。

职责四: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

  1. 定期组织家长会,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与进步。
  2. 通过电话、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,解答疑问。
  3. 整理家长反馈,并对托管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。
  4. 交付物:家长沟通记录和反馈总结。

职责五:维护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

  1. 设计教室布置,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。
  2. 组织班级活动,提升班级凝聚力。
  3. 监测课堂纪律,及时处理突发事件。
  4. 交付物:环境布置方案和班级活动总结。

职责六:协助教师处理课后作业

  1. 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,提供必要的指导。
  2. 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,并向教师反馈。
  3. 协调作业内容与托管计划的结合。
  4. 交付物:作业完成记录和教师反馈。

职责七:开展心理辅导和社会技能培训

  1. 设计心理辅导课程,帮助学生应对学习与生活压力。
  2. 开展社会技能培训活动,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。
  3. 收集学生反馈,评估课程有效性并进行调整。
  4. 交付物:心理辅导记录和培训活动反馈。
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
案例一:课后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

  1. 背景情境:某校的托管班级学生在课后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,老师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后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感。
  2. 工作任务:托管老师制定了一份包括科学实验、艺术创作和阅读分享的多样化活动计划。每个活动前,老师需准备所需材料,并与其他托管老师协调时间。
  3. 沟通协调:托管老师与课任教师沟通,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,并根据反馈调整活动内容。
  4. 成果交付:活动结束后,老师收集了学生的参与反馈,整理成活动效果总结,提交给校方作为下一步改进的依据。

案例二: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的建立

  1. 背景情境: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但在托管中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,家长对此感到困惑。
  2. 工作任务:托管老师主动与家长联系,邀请其参加家长会,分享学生在托管班的表现,并收集家长的建议。
  3. 沟通协调: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,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,并与课任教师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。
  4. 成果交付:老师整理了家长的反馈和建议,形成了一份综合报告,并提出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,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托管生活。
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
  1. 考核维度:学生学习进度、活动参与情况、家长反馈、环境维护质量等。
  2. 具体指标
    1. 学生学习进度提升率:至少70%的学生在评估中表现出进步。
    2. 活动参与率:每项活动的参与率达到90%以上。
    3. 家长满意度:通过问卷调查,80%以上的家长对托管服务表示满意。
    4. 环境维护评分:定期评估,环境整洁度达到95分以上。
  3. 表现优异形式: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表现突出,家长反馈积极,活动创意受到好评。
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
  1. 课后托管:指在学校正式课程结束后,提供给学生的课后学习和生活照顾服务,旨在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。
  2. 个性化辅导: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,制定的专属学习方案,以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