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- 职责一:制定并实施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,确保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。
- 职责二:进行生产安全风险评估,识别潜在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。
- 职责三:组织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,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。
- 职责四: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,记录并跟踪安全隐患的整改进度。
- 职责五: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,确保生产过程中应急响应有效。
- 职责六:收集、分析安全事故数据,形成安全统计报告,提出改进建议。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与展开
职责一:制定并实施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
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研究并解读国家及行业安全法规标准。
-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、流程及实施细则。
- 定期评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,进行必要的调整。
协调沟通:
- 与法务部门沟通确保合规性。
- 与各部门协作,确保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。
工作成果:
- 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。
- 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报告。
职责二:进行生产安全风险评估
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进行现场观察与数据收集。
- 利用风险评估工具(如FMEA)进行分析。
- 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。
协调沟通:
- 与生产部门沟通,了解生产流程及潜在风险。
- 与技术部门合作,评估整改措施的可行性。
工作成果:
- 风险评估报告及整改计划。
- 安全隐患整改落实记录。
职责三:组织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
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设计安全培训课程,制定培训计划。
- 组织培训班,进行安全知识讲解与实操演练。
- 收集培训反馈并进行效果评估。
协调沟通:
- 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,安排培训时间与人员。
- 与外部培训机构联系,获取专业培训支持。
工作成果:
- 培训课程教材及记录。
-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。
职责四: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
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,明确检查内容与频率。
- 进行现场检查,记录安全隐患及不合规项。
- 组织召开安全隐患整改会议,跟踪整改落实情况。
协调沟通:
- 与现场管理人员沟通检查结果,督促整改。
- 与质量管理部门协作,确保生产安全与质量的有效结合。
工作成果:
- 安全检查记录及隐患整改跟踪表。
- 每月安全检查报告。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案例一:生产线安全隐患整改
- 背景与任务:在一次例行安全检查中,发现生产线的防护设施不符合标准,存在安全隐患。EHS工程师需制定整改方案并推动落实。
- 行动与步骤:EHS工程师首先收集隐患信息,与生产线负责人沟通,制定详细整改措施。随后,协调设备维护部门进行设备升级,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。
- 沟通协调:EHS工程师与生产部门、设备维护部门及管理层进行多次会议,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。
- 工作成果:整改完成后,EHS工程师撰写并提交整改报告,明确整改效果并备案。
案例二:安全培训项目实施
- 背景与任务:公司新引进了一条生产线,需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以确保操作安全。EHS工程师负责组织培训工作。
- 行动与步骤:EHS工程师制定培训计划,设计培训内容并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。培训结束后,进行知识测试以评估员工掌握情况。
- 沟通协调:与人力资源部门协调培训时间,与生产线管理者讨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,确保覆盖所有相关员工。
- 工作成果: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估报告被提交至管理层,确保员工安全操作能力的提升。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绩效考核维度:
- 制定并实施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及有效性。
- 安全隐患整改的及时性与有效性。
- 员工安全培训的覆盖率及培训效果。
考核指标与数据标准:
- 管理体系审核合格率达到95%以上。
- 安全隐患整改反馈率达到100%。
- 培训后员工安全知识测试通过率达到85%以上。
表现形式:
- 达成安全管理目标且无重大安全事故。
- 安全培训效果显著,受到员工及管理层认可。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- EHS(环境、健康与安全)管理体系:一种系统化的方法,旨在确保企业在环境保护、员工健康及安全方面的合规与持续改进。
- 风险评估(Risk Assessment):通过识别、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危险,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,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。
- 安全隐患(Safety Hazard):可能导致事故、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条件、行为或物体,须及时识别与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