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
  1. 职责一: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组装,确保组装质量符合标准。
  2. 职责二:定期检查和维护作业设备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
  3. 职责三:记录生产数据,及时反馈生产异常情况。
  4. 职责四:遵循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工作环境安全。
  5. 职责五:配合团队,完成生产任务目标。
  6. 职责六:参与培训与技能提升,保持岗位技术水平。
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
职责一: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组装,确保组装质量符合标准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,获取相关作业指导书。
    2. 按照步骤进行零部件的组装,确保组装顺序和方法的正确性。
    3. 完成后进行质量自检,确保产品符合出厂标准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需与生产调度员沟通组装计划,与质检员沟通质量标准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组装完成的合格产品,生产记录表格。

职责二:定期检查和维护作业设备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每班前后对设备进行检查,包括润滑、清洁和必要的调节。
    2. 发现故障及时上报,并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与设备维护人员沟通设备故障情况,与班组长汇报设备状态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设备维护记录,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的报告。

职责三:记录生产数据,及时反馈生产异常情况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在生产过程中记录产量、工时及不合格品数量。
    2. 发现异常情况时,立即通知班组长并记录详细情况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向班组长和生产调度员反馈数据,确保信息传递及时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日生产数据表,异常情况报告。

职责四:遵循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工作环境安全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熟悉并遵循企业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。
    2.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的安全隐患,保持工作区域整洁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需与安全员沟通,汇报安全隐患及改进建议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安全检查记录,安全隐患整改报告。

职责五:配合团队,完成生产任务目标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按照团队分配的任务,积极参与团队协作。
    2. 在完成个人任务的同时,支持同事的工作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与同组成员进行沟通,确保信息共享与任务协调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生产任务完成报告,团队协作效果评估。

职责六:参与培训与技能提升,保持岗位技术水平。

  1. 日常任务
    1. 参加公司安排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。
    2. 自主学习相关的生产知识与技能,提升个人能力。
  2. 协调沟通
    1. 与培训师沟通学习需求,与同事分享学习成果。
  3. 工作成果
    1. 培训记录,技能提升证明。
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
案例一:生产线产品组装

背景与任务:某电子产品公司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批新的手机组装任务。
工作内容:组装工根据生产计划获取作业指导书,逐步进行零部件组装,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工艺标准。在组装过程中,发现某个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,立即上报班组长并记录在案,确保后续生产不受影响。
沟通协调:组装工与质检员沟通,确认新零部件的质量标准,并与生产调度员保持联系,确保生产进度。
工作成果:最终完成组装任务并提交合格产品,生产记录表显示合格率为98%。

案例二:设备故障处理

背景与任务:在某班次中,组装工发现组装设备出现异常,无法正常运转。
工作内容:组装工立即停止作业,并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,发现是某个零件松动。随后,向班组长汇报情况,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。
沟通协调:与班组长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详细沟通,描述故障情况,并参与故障排除过程。
工作成果:设备修复后,及时恢复生产,减少了因故障造成的停工时间。
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
绩效考核维度

  1. 质量指标

    1. 组装产品的合格率(目标≥95%)。
    2. 不合格品数量(每月不超过3件)。
  2. 时间指标

    1. 每日完成生产任务的时效(按计划完成)。
    2. 报告异常情况的及时性(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)。
  3. 安全指标

    1. 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率(达到100%)。
    2. 每月安全事故记录(无事故为目标)。
  4. 团队协作指标

    1. 参与团队任务的积极性(根据团队反馈进行评估)。
    2. 对同事支持的能力(通过同事评价进行考核)。
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
  1. 合格产品:符合企业生产标准及质量要求的产品,经过检验被认定可以出厂销售。
  2. 作业指导书:详细描述特定操作流程和标准的文件,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。
  3. 不合格品:在生产或检验过程中未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,需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。